芮可企管顧問(股)公司

Expert opinion
專家觀點

2020-06-03
你是否也曾“三過家門而不入” ?
作者:REC&PCC執行董事/兩岸知名人力資源專家黃至堯博士

疫情期間外企一把手(外籍老闆)多數沒能按期回到公司工作,眼下不是A、B輪班就是 WFH(在家辦公)。美國失業率持續創新高,影響亞洲經濟,減員名單早已準備隨時啟動。曾天真地以為自己是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跟爸媽好好說話的時間都沒有,疫情被迫減少移動,人慢下來心才能靜下來。年過40是時候為自己打算打算、對自己好一點了!


 
 一、從財務自由來說‍ 

相比初入職場收入增長數十倍,40多歲幹到總監級別年薪多在RMB100-200萬,但收入絕不代表生活品質,看看下面的支出就明白了。
 
税:不管是多地發薪加上報銷,再怎麼避,“稅”肯定要扣掉一大部分,稅前跟稅後的差距,越是高薪肯定越有感覺。
 
置裝、買奢侈品‍:不想跟別人一樣,今年流行的是XXX,所以一定要穿XXX。品牌就是品味,買個包包犒賞自己天經地義,再加上化妝品跟保養品,肯定是筆不小的數目。


家人朋友出国走走:出國旅行花錢最快,輕鬆就可以花掉1-2個月的薪水,而且國內旅遊也不便宜。旅遊時也多在回訊息,一個飯店到另一個,飛機、車上睡覺,除了吃飯就是拍照,看看書已經不錯,還有就是買 “伴手禮” 。

 
搞些小投資:因為忙多半沒法在對的時間獲利套現,股票大部分都是賠,基金也沒賺,買保險更像是零存整付。唯一賺到大概就是自住房的增值,0ffer談得好更慘(因租房津貼導致沒買房)。


 
子女教育:想到就心痛,常問自己這錢花得值得嗎? 我沒有答案,但非常肯定的是:千萬不要有養兒防老心態。我們一定要照顧父母,但萬萬不要指望子女一定要照顧我們。這年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財務自由” 退休的人少之又少。這些年悟出一個道理,“財務自由” 取決於你的支出,從來不是收入。舉例: 你年薪150萬,有兩個在國際學校讀書的小孩,生活充其量也就一般般;反觀下屬年薪60萬,一個小孩在本地學校,不用懷疑下屬肯定過得比你瀟灑!




 二、從職業生涯來說‍ 
到了這個級別,沒有人不努力,但是話說回來 “運氣” 和 “跟對人” 遠比 “努力” 重要得多。拼命的人實在太多,而肥缺真心不多,位子坐得穩都不簡單呀!
 

位階:40 多歲基本已經到頭,該上位的早已上位,爬不上去的也沒什麼想頭了。玻璃天花板不只發生在外企,每個企業都有,很多時候位子跟能力真沒關係,主要還是看機運。
 
收入:除了年終獎金有些盼頭,薪資基本不會有什麼增長。領薪水的說到底就是個打工仔,運氣好拿些股權,前提也是要能夠變現,以目前的世道能不裁員減薪已經要偷笑了。


担心:隨時可能收到解雇通知。現在不是你在一個企業想做多久,而是老闆想你做多久。換個薪資一半的年輕人來,產出也不一定差太多,如果你是老闆可能也會這樣想。 
高處不勝寒,金領就是高危。我常說:領得多不稀奇,領得久才是真本事。結局不是主動下車、 就是被禮貌地請下車。過了45歲該思考的不是更上層樓,而是下車後幹什麼。



 三、從心態調整來說‍ 

什麼年紀就該幹什麼事。30多歲就要鋒芒畢露,40多歲則該輔導下屬,為後輩鋪路。每個階段都要有自己的樣子,不要不懂世事,更不要讓人討厭。
 

定位:把自己定位成教練或經紀人,看看劉國梁與郎平,這才是值得效仿的物件! 不要把當年老闆對你的那一套用在對下屬,年輕人成長環境不同,見多識廣,最討厭以老賣老、碎碎念,要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這樣的前輩!

健康:體力沒以前好,肚子比以前大,頭髮比以前少,熬夜怎麼也補不回來……職場已是下半場,但人生還要活上好一陣子,必須保養好身體,不要過度消耗,投資自己的健康肯定比什麼都划算!


家人:職場得意時花在家人身上的時間必然少。以前總是三過家門而不入,現在有機會就回家陪老爸老媽,哪怕只是吃頓飯、聊聊天,就連被”嘮叨“(功力會隨年齡突飛猛進)都覺得開心。 
 
朋友:這個年紀慢慢開始不喜歡吵,更厭倦了逢場作戲,應酬能免則免,“吃什麼不重要,跟誰吃才是關鍵”。除了跟喜歡的人一起開心,也要練習享受獨處,因為朋友會越來越少。
 

財務:金錢欲望降低,要不是小孩讀書開銷大,真心不想為五斗米折腰。工作20年真的累了,感到無聊、沒有意義,於是很多人選擇在小孩大學畢業之後退休。


老闆:企業對45歲以上人選會考慮特別多,沒有老闆想花錢找人來養老。更有企業主直接了當地跟我說: 超過45歲的候選人不用看了。經驗固然重要,但沒體力也幹不動呀! 

 
 結論 
疫情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趁著還有些能力、體力,抓緊時間把未來可能會讓自己遺憾的事一個個完成吧。誰也無法預測未來,祝我的讀者:享受當下、充實感恩地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