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可企管顾问(股)公司

Expert opinion
专家观点

2021-02-02
职场常见的七大心理健康因素—工作效能的隐性杀手
作者:人才评鉴与发展专家/芮可企管顾问公司总经理 董晓光


根据德勤Deloitte在2020所做的研究表示,在后疫情时代员工在职场上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来源主要有工作压力、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等因素,而超过八成的职场人会受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其中前三位的心理健康问题症状为:烦躁、焦虑、抑郁。

在研究中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员工容易产生消极怠工、人际关系恶化、行为异常等现象,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管理成本上升、品牌形象受损等不良的结果。而澳洲著名的心理机构Beyond Blue的一项研究调查也发现,一年中约有21%的员工因感受到压力、焦虑、郁闷等心理状况而请假休息,但当员工认为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对心理不健康的,则休假比率也倍增至46%。

由上可知职场的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芮可企管在长期的研究与分析中发现,有七大心理健康因素是职场中最容易出现的警讯,而这些因素不但会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更是组织缺乏效能的隐性杀手,当我们把太多力气放在员工的教育训练上时,是否曾经想过问题不在学习,而是在员工的心理状态出了问题,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一检视自己是否也该注意了。

 

一、情绪稳定力 Mood Steady

已经有太多的研究指出高EQ的人能够比高IQ的人达到更好的成就,因此情绪的稳定常常会影响员工在工作上的表现,一般来说高稳定力的人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能轻松的聚焦在工作上,容易与同事相处。而低稳定力的人经常心情起伏巨大,喜怒于形,容易将个人情绪带入工作中,也经常与同事发生争执。工作的环境如果经常出现负面情绪与人际矛盾,那么组织效能也就不可能会好了,因此情绪稳定力是影响工作效能的第一个隐性杀手。

▲情绪稳定力较低的人应该多注意学习情绪的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参与一些社交活动,而运动也可以帮助情绪的稳定。
 

二、自我控制力 Self Control

在职场上需要面对各式各样不同的人事物,而自我控制力是折衷与协调各种工作冲突的一种心理表征,依照心理学家的说法这与幼年的成长经验有很大的关联。自我控制指的是对于冲动的控制能力以及延宕满足的调适能力,冲动控制与延宕满足在职场上经常发生在管理行为上,例如主管对部属的控制欲造成团队失衡,部属对于主管的承诺经常跳票产生了消极服从。自我控制力也会影响到组织的团队气氛,有高自我控制力的团队能彼此合作,扬长隐短,有向心力,团队效能强大,而低自我控制力的团队则各行其事,彼此对抗,自我中心主义漫延,不但无法发挥团队效能,连带个人的工作效能都降低了,这是第二个影响工作效能的隐性杀手。

▲自我控制力较差的人建议可以先建立规律的生活步调开始,请家人与同事一起协助你改善自己的惯性反应,学习新的应对模式。
 

三、挫折忍受力 Frustration Tolerance

这几年在学术界与企业界有许多人在探讨正向心理学与逆境商数,这类的概念在心理健康中我们称之为挫折忍受力,多数的人在进入职场之前其实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因为生命周期的关系往往职场是第一个进入的无保护性环境,因此职场所带给员工的挫折与打击也常是许多人无法顺利克服的难关。有强的挫折忍受力的人具备了乐观积极,不怕困难与挑战,比起别人会更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低挫折忍受力的人容易退缩沮丧,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工作,不愿意轻易尝试新的任务,这种过度的焦虑是影响工作效能的第三个隐性杀手。

▲挫折忍受力低的人应该多请教长辈与主管,聆听他们面对困境时的经验,用更开阔的思维尝试扩大自己的舒适圈。
 

四、环境应变力 Environment Resilience

当不确定与多变的时代来临,企业面临速度与反应的挑战,愈来愈多的组织开始进行转型与升级,对于员工的期待也从熟练的技能转换为多元的应变,不论内外部环境都让现在的职场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应变力。这里指的环境包含了二个意涵,一是物理的环境,如工作场域,工作形式,地理空间等,二是心理环境,如跨部门整合,多任务多能,项目导向等,这些工作环境的变化形成了一些员工的适应障碍。具备环境应变力的人能因应组织的变化提升与改变自己,有充沛的资源与抗压性,只需要短时间就能快速的自我校正,而缺乏环境应变力的人会陷入无助与恐慌,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新的刺激与变动,会出现以前会的能力无法应付当下需求的窘境,大大降低了个人的工作效能,这也是第四个隐性杀手。

▲环境应变力差的人可以多参与不同的活动,多认识一些不同的人,丰富自己的阅历有助于应付不一样的挑战。
 

五、忧郁状态 Depressed Status

根据调查台湾忧郁症终生盛行率虽仅1.2%,远低于美国的16.2%,但这里面有很大一个族群被忽略了,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忧郁症或是未去就医的人,因此保守估计忧郁症在台湾的盛行率应为10%以上,即每10个人就有1个人有忧郁症。忧郁是常见的职场心理健康问题,台湾被确认达忧郁症的个案,平均工作丧失天数为74.9日,高于美国的35.2日,虽未达到忧郁症但因不快乐而不想上班的人数更是难以统计了。职场忧郁的来源有很多,包括了主管霸凌,同侪排挤,工作难度等,而上述的挫折忍受力与环境应变力等因素也会造成忧郁。忧郁状态严重的员工可能会出现出缺勤不稳定,工作质量不佳,无法与他人合作,甚至是萌生去意而不想工作了,忧郁虽然不会传染,但组织里有太多忧郁倾向的员工却会影响到团队士气,进而降低了组织效能,因此忧郁状态是第五个工作效能的隐性杀手。

▲忧郁状态严重的人应该进一步探索自己的兴趣与工作是否相符,多与主管讨论工作内容与未来期许,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远离忧郁。
 

六、自我伤害意图 Self Harm Intention

通常在严重忧郁症的侵袭下个人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念头,对自己有负面的观感,对存在缺乏价值,甚至会出现伤害自己的意念,这是在职场上最严重的一项心理健康因素。职场上还会出现一些与人格特质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导致自我伤害意图的出现,例如偏差的价值观,人格疾患,暴力倾向等,这会导致员工在工作上出现不守规矩,不注重安全,干扰他人等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不单是对个人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工作表现与职场安全,因此自我伤害意图这项因素是属于较严重的第六个工作效能的隐性杀手。

▲自我伤害意图比较严重,若发现自己开始在工作上出现不好的念头时,应该立刻寻求专业的协助,也应该与家人或同事探讨这个问题。
 

七、不安全感 Reality Orientation

职场上有各式各样的工作形式,也有不同的环境类型,如生产操作的环境,门市销售的环境,远距工作的环境,这些不同类型的环境会对不同的员工产生影响,尤其是与员工在认知上有预期落差时,有些员工会出现一种不稳定与担忧感,有些会出现焦躁与烦闷感,严重一点会产生身心状态的不稳定,甚至会有消化与睡眠的障碍,这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不安全感。不安全感的出现通常伴随在工作环境的变化,工作内容的调整,外派与职务的变动,外在环境压力愈大的情况下不安全感就愈容易出现,因而对工作的影响包括了时间管理不当,记忆力衰退,无法分辨轻重缓急等,严重影响工作效能,是第七个隐性杀手。

▲不安全感较高的人应该多学习一些压力调适的方法,多与主管与同事讨论职场上的变化,给自己订定一些学习目标,逐步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
 
职场心理健康议题在疫情后逐渐受到重视,因为这场疫情将一些隐藏在组织里面的问题浮显出来了,包括了管理模式问题,组织文化问题,工作形式的再定义,远距与疏离适应,商业模式变迁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员工在职场上的心理健康隐忧,而这些隐忧不只影响着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拖累了组织的运作效能,因此职场心理健康是一个我们必须在2021年去正视的企业管理问题。